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流行性出血热的表现有哪些

2025.08.27 08:30

流行性出血热的表现有发热伴头痛肌肉痛、皮肤黏膜出血点、低血压休克、肾脏损伤出现少尿或无尿、典型病程分为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伴头痛肌肉痛:早期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持续3至7天。伴随剧烈头痛、眼眶痛及全身肌肉酸痛,尤以腰背部明显。部分患者出现颜面颈部潮红,结膜充血,呈现醉酒貌。

2.皮肤黏膜出血点:发病后2至3天出现皮肤瘀点或瘀斑,多见于腋下、胸背部及软腭黏膜。严重者可见鼻出血、咯血、便血等。出血与毛细血管损伤及血小板减少有关,是疾病进展的重要标志。

3.低血压休克:多见于病程第4至6天,体温下降时血压骤降。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休克期持续1至3天,若未及时干预可危及生命。

4.肾脏损伤出现少尿或无尿:少尿期紧随低血压期,尿量每日少于400mL甚至无尿。伴随蛋白尿、血尿及尿毒症症状,如恶心呕吐、意识模糊。肾功能损伤程度直接影响预后。

5.典型病程分为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病程呈现阶段性特征,各期持续数天至数周。多尿期每日尿量可达3000mL以上,易致电解质紊乱。恢复期症状逐渐缓解,但完全康复需数月。

流行性出血热进展迅速,早期症状易与感冒混淆。出现可疑表现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重点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监测血压及肾功能。接触鼠类或疫区活动史者应主动告知医生,有助于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