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偏瘫患者如何提高肌力

2025.09.11 19:34

偏瘫患者提高肌力需进行针对性力量训练、保持关节活动度练习、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注重姿势控制与平衡训练。具体分析如下:

1.针对性力量训练:偏瘫患者需根据肌力分级选择抗阻训练方式。肌力0-1级采用被动运动或助力运动,由治疗师辅助完成关节活动;肌力2-3级可进行主动辅助训练,利用悬吊带或滑板减少重力影响;肌力4级以上需逐步增加阻力,如弹力带或哑铃。训练应遵循渐进原则,单次训练不超过30分钟,避免疲劳。

2.保持关节活动度练习:关节挛缩会阻碍肌力恢复,需每日进行全范围关节被动或主动活动。上肢重点训练肩关节外展、肘部伸展及腕背伸;下肢侧重髋关节屈曲、膝关节屈伸及踝背屈。活动时动作需缓慢,避免疼痛,配合热敷可提升软组织延展性。

3.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低频电刺激可激活失神经支配的肌肉纤维,促进肌肉收缩。电极片贴于患侧肌腹,选择20-50Hz频率,刺激时间10-15分钟。需观察皮肤反应,避免电流过强导致灼伤。电刺激后立即进行主动运动效果更佳。

4.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将肌力提升融入功能性动作,如站立训练中强化股四头肌收缩,抓握练习中锻炼手部屈肌。设计日常任务如扶桌站立、握杯喝水,通过重复动作建立运动模式,同时增强肌肉耐力与协调性。

5.注重姿势控制与平衡训练:肌力恢复需以稳定姿势为基础。坐位时练习躯干前倾与侧向移动,站立时使用平衡垫或靠墙静蹲。训练中需保护患者安全,逐步减少支撑,从静态平衡过渡到动态平衡。

训练需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用力引发痉挛或代偿动作。饮食需保证蛋白质摄入,睡眠充足以促进肌肉修复。定期评估肌力变化,调整训练方案。出现疼痛或疲劳需暂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