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偏瘫为什么肌张力高

2025.09.11 19:33

偏瘫后肌张力高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抑制减弱、脊髓反射亢进、肌肉纤维适应性改变、关节活动减少引发僵硬、疼痛刺激引发保护性收缩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抑制减弱: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减弱,脊髓前角细胞过度兴奋,引发肌张力增高。正常情况下,大脑通过锥体束和锥体外系对脊髓反射进行调控,损伤后这种调控失衡,导致牵张反射亢进,表现为肌肉持续收缩。

2.脊髓反射亢进:偏瘫后,脊髓中枢失去高位中枢的抑制,牵张反射阈值降低,轻微刺激即可引发肌肉强烈收缩。这种反射亢进与γ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增高有关,导致肌梭敏感性增加,进一步加剧肌张力升高。

3.肌肉纤维适应性改变:长期瘫痪导致肌肉纤维类型比例改变,快肌纤维占比增加,慢肌纤维减少。快肌纤维更容易出现强直性收缩,且肌肉内结缔组织增生,弹性下降,进一步加重肌张力增高现象。

4.关节活动减少引发僵硬:偏瘫肢体活动受限,关节长期处于固定姿势,周围软组织挛缩,肌肉和肌腱缩短。这种机械性改变使得肌肉被动拉伸时阻力增大,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尤其在抗重力肌群更为明显。

5.疼痛刺激引发保护性收缩:偏瘫后局部疼痛或异常感觉输入可触发肌肉保护性收缩,避免进一步损伤。这种收缩通过脊髓反射弧完成,长期存在会导致肌肉痉挛和张力持续升高,形成恶性循环。

偏瘫患者需定期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疼痛管理应重视,减少异常感觉输入对肌张力的影响。营养支持对肌肉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需保证蛋白质摄入。情绪调节也很重要,焦虑可能加重肌张力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