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怎么治疗

2025.08.27 08:30

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保肝护肝治疗、定期监测随访、生活方式调整。具体分析如下:

1.抗病毒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核心治疗是抗病毒药物,如核苷类似物和干扰素。核苷类似物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风险,需长期服用以避免复发。干扰素具有调节免疫和抗病毒双重作用,但副作用较大,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测病毒载量和肝功能,评估疗效并调整方案。

2.免疫调节治疗:部分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可结合免疫调节药物辅助治疗。这类药物旨在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清除能力,减少肝脏损伤。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免疫状态,避免过度激活导致肝细胞损伤加重。免疫调节治疗通常与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以提高整体疗效。

3.保肝护肝治疗: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可适当使用保肝药物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修复。常见药物包括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等,能改善肝酶水平,缓解症状。但保肝药物不能替代抗病毒治疗,需在控制病毒复制的基础上配合使用。

4.定期监测随访: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查肝功能、病毒载量、肝脏超声等,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早期发现耐药或病情变化可及时调整方案,降低肝硬化、肝癌风险。随访频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阶段确定,通常每3-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评估。

5.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应避免饮酒、熬夜等加重肝脏负担的行为,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高脂高糖食物。情绪管理也很重要,长期焦虑或压力可能影响免疫功能,不利于病情控制。

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定期复查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同时注意预防其他肝脏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