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伟雁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产科

反复流产怎么检查

2025.06.23 09:12

反复流产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激素水平检测、子宫结构评估、免疫学检查、凝血功能筛查。具体分析如下:

1.染色体核型分析:通过分析夫妻双方及流产组织的染色体核型,判断是否存在遗传物质异常。染色体平衡易位、数目异常等可能导致胚胎发育异常,引发流产。部分流产组织可能存在染色体三体或单体现象,需结合临床干预。

2.激素水平检测:重点检查黄体功能、甲状腺激素及泌乳素水平。黄体功能不足会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甲状腺功能异常或高泌乳素血症可能干扰胚胎着床与发育。激素水平波动需通过药物调节维持妊娠稳定。

3.子宫结构评估:采用超声或宫腔镜检查子宫形态,排除子宫畸形、宫腔粘连、黏膜下肌瘤等病变。子宫纵隔、单角子宫等先天结构异常或宫腔占位性病变可能限制胚胎生长空间,需手术矫正。

4.免疫学检查:筛查抗磷脂抗体、抗核抗体等指标,明确是否存在自身免疫异常。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疾病可能引发胎盘血栓形成,导致胚胎供血不足。免疫抑制剂或抗凝治疗可改善妊娠结局。

5.凝血功能筛查:检测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等指标,评估是否存在高凝状态。凝血功能亢进可能造成胎盘微血栓,影响胚胎营养供给。抗凝药物有助于降低血栓风险。

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避免剧烈运动。部分项目需在特定生理周期进行,如激素检测需选择月经周期第2-3天。宫腔镜检查后需禁欲两周,预防感染。凝血功能异常者慎用活血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