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颅底骨折颅内积液增多是怎么回事

2025.09.11 17:28

颅底骨折后颅内积液增多是由于骨折导致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或脑膜撕裂,引发脑脊液异常积聚。颅底骨结构复杂,骨折可能损伤硬脑膜或蛛网膜,使脑脊液漏出并滞留于颅内,形成积液。积液增多会压迫脑组织,引发颅内压升高,需及时干预以避免神经功能损伤。

颅底骨折后颅内积液增多的机制涉及多方面因素。骨折线若累及蝶窦、筛板或岩骨,可能破坏脑脊液循环的解剖屏障,导致脑脊液外漏或吸收障碍。硬脑膜撕裂时,脑脊液可渗入硬膜下腔或蛛网膜下腔,形成局部积液。炎症反应或血脑屏障破坏也可能加剧积液形成。积液量增加会占据颅内有限空间,压迫脑干或脑实质,表现为头痛、呕吐或意识障碍,严重时可能诱发脑疝。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可明确积液位置与范围,腰椎穿刺有助于评估颅内压及脑脊液成分。

处理颅底骨折伴颅内积液需谨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神经功能变化,避免用力咳嗽或擤鼻以防加重脑脊液漏。少量积液可能自行吸收,但进行性增多需手术干预,如脑室引流或硬脑膜修补。抗感染治疗不可忽视,预防细菌通过骨折缝隙侵入引发脑膜炎。康复期需限制剧烈活动,定期复查影像学,警惕迟发性积液或脑积水。出现嗜睡、瞳孔不等大等危急症状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