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什么是颅底骨折

2025.08.18 14:54

颅底骨折是指颅骨底部发生的骨折,通常是由于外力撞击或创伤引起的。这种类型的骨折可能涉及颅底的多个部位,包括筛骨、蝶骨、枕骨和颞骨等。颅底骨折的严重性不仅在于骨骼的损伤,还可能伴随脑组织的损伤、脑脊液漏和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因而需要及时的医疗干预。

颅底骨折的症状多种多样,可能包括头痛、意识模糊、耳鸣、听力下降、面部麻木、流鼻血或流脑脊液等。由于颅底骨折可能导致颅内出血或脑挫伤,患者可能会出现神志不清、癫痫发作等严重症状。在临床上,医生通常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来确认骨折的存在及其程度。治疗方法则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伴随症状而有所不同,轻微的骨折可能只需观察和休息,而严重的骨折则可能需要手术干预以修复受损的结构和减轻压力。

在处理颅底骨折时,需特别注意一些事项。首先,避免对患者进行不必要的移动,以防止进一步损伤。其次,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神经功能变化,及时记录任何异常表现。对于伴随脑脊液漏的情况,应避免用力擤鼻,以减少感染风险。在医疗机构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控制疼痛、预防感染等。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应遵循医嘱,定期复查,确保恢复过程顺利。颅底骨折是一种复杂的损伤,需在专业医疗团队的指导下进行评估和治疗,以确保最佳的恢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