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颅脑损伤如何及时抢救

2025.09.11 19:34

颅脑损伤的抢救需立即评估意识状态、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出血与降低颅内压、固定头部避免二次损伤、迅速转运至专业医疗机构。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评估意识状态:通过呼唤、疼痛刺激等方式判断伤者反应程度,记录昏迷评分以便后续治疗参考。若出现瞳孔不等大或对光反射消失,提示可能存在脑疝,需紧急处理。意识障碍程度直接影响预后,早期评估能为后续抢救争取时间。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异物,采用仰头抬颌法开放气道,必要时放置口咽通气管。缺氧会加重脑水肿,确保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若自主呼吸微弱,需立即使用球囊面罩辅助通气,避免二氧化碳蓄积导致颅内压进一步升高。

3.控制出血与降低颅内压:头部伤口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避免过度移动。抬高床头30度以促进静脉回流,静脉输注甘露醇或高渗盐水减轻脑水肿。监测血压防止低灌注,同时避免血压过高引发再出血。

4.固定头部避免二次损伤:颈部用颈托制动,搬运时采用轴线翻身法,防止脊柱扭曲。头部用软垫固定,减少震动。任何不当移动都可能加重神经损伤,尤其在疑似颅底骨折时需绝对避免鼻腔或耳道填塞。

5.迅速转运至专业医疗机构:优先选择具备神经外科条件的医院,途中持续监测生命体征。提前通知接收医院做好手术准备,如开颅减压或血肿清除。转运时间超过1小时需途中复查瞳孔及意识变化。

抢救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病情演变,避免延误关键治疗时机。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任何操作均需以保护脑功能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