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新生儿梗阻性黄疸如何鉴定

2025.09.11 17:28

新生儿梗阻性黄疸的鉴定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胆道系统阻塞导致胆红素排泄受阻,引起血液中结合胆红素升高。典型表现包括皮肤、巩膜黄染,粪便颜色变浅或呈陶土色,尿液颜色加深。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结合胆红素显著升高,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可能升高。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或肝胆核素扫描有助于明确梗阻部位和病因,常见病因包括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或胆汁淤积症等。

鉴别诊断需注意与其他类型黄疸区分,如溶血性黄疸或肝细胞性黄疸。病史采集需关注黄疸出现时间、进展速度及伴随症状。影像学检查应尽早进行,避免延误治疗时机。胆道闭锁患儿需在出生后60天内手术干预,否则可能进展为肝硬化。部分病例需肝活检或术中胆道造影确诊。治疗取决于病因,可能包括手术解除梗阻或药物缓解胆汁淤积。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黄疸变化,及时就医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