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梗阻性黄疸都有哪些病

2025.09.08 17:11

小儿梗阻性黄疸常见疾病包括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胆道结石、胆道肿瘤、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具体分析如下:

1.胆道闭锁:胆道闭锁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梗阻性黄疸病因,由于胆管系统部分或完全闭锁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患儿出生后1-2周内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重,粪便呈陶土色,尿液颜色深黄。超声检查可见胆囊发育不良或缺失,肝活检有助于确诊。早期手术干预如葛西手术可改善预后,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肝硬化。

2.胆总管囊肿:胆总管囊肿是一种先天性胆管扩张性疾病,表现为间歇性黄疸、腹痛及腹部包块。超声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可显示囊状扩张的胆管。囊肿可能继发感染或癌变,需手术切除重建胆道。

3.胆道结石:小儿胆道结石较少见,可能与溶血性疾病、感染或代谢异常有关。结石阻塞胆管可引起黄疸、右上腹痛及发热。超声检查可发现胆管内强回声团块,治疗需根据结石位置选择药物溶石或手术取石。

4.胆道肿瘤:小儿胆道肿瘤罕见,包括胆管细胞瘤或横纹肌肉瘤等。肿瘤压迫胆管导致梗阻性黄疸,可能伴随消瘦、腹部包块。影像学检查可见占位性病变,确诊需病理活检,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5.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如胆管狭窄或胆管缺如等结构异常,可导致胆汁引流障碍。患儿出生后即出现黄疸,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胆管形态异常。部分病例需手术矫正或肝移植。

梗阻性黄疸患儿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及黄疸变化,及时完善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治疗方案需个体化,避免延误手术时机。长期胆汁淤积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加强营养支持。定期随访评估肝功能及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