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新生儿会不会得梗阻性黄疸

2025.09.08 16:42

新生儿确实可能会出现梗阻性黄疸。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在体内积聚,造成皮肤和眼睛发黄。虽然新生儿黄疸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梗阻性黄疸相对少见,通常与先天性胆道畸形、胆管炎或胆结石等因素有关。

在新生儿期,黄疸的发生主要与肝脏功能尚未成熟有关,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几天内自行消退。若出现梗阻性黄疸,通常表现为黄疸的程度较重,且伴随有尿色深、粪便颜色浅等症状。这些症状提示胆汁未能正常排出,可能存在胆道阻塞的情况。对于新生儿而言,及时识别和处理梗阻性黄疸至关重要,因为若不加以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肝功能损害或感染。医生通常会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来评估胆道的结构和功能,以确定是否存在梗阻。

在面对新生儿黄疸时,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儿的皮肤和眼睛颜色变化,注意尿液和粪便的颜色。如果发现黄疸加重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定期进行新生儿健康检查,确保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尤其是对于有家族史或其他风险因素的婴儿。保持良好的喂养习惯,确保婴儿摄入足够的母乳或配方奶,有助于促进胆汁的排泄,减少黄疸的发生。若确诊为梗阻性黄疸,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手术或其他干预措施,具体需根据病因和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定。关注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就医,能够有效降低梗阻性黄疸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