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慢性丙型肝炎应该如何治疗

2025.08.27 08:30

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治疗、定期监测肝功能、调整生活方式、预防传播以及中医药辅助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抗病毒药物治疗:目前直接抗病毒药物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核心手段,这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实现较高的治愈率。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毒基因型、肝脏损伤程度以及并发症情况制定,疗程通常为12至24周。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确保疗效与安全性。

2.定期监测肝功能:治疗过程中需定期检查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等,评估肝脏损伤程度及恢复情况。病毒载量检测是判断疗效的关键,治疗后仍需长期随访,防止复发或病情进展。

3.调整生活方式:戒酒是保护肝脏的重要措施,酒精会加速肝纤维化进程。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避免高脂饮食减轻肝脏负担。保持规律作息,减少疲劳对肝脏的损害。

4.预防传播: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性接触时采取防护措施,降低传播风险。家庭成员建议筛查,早期发现并干预感染。

5.中医药辅助治疗:部分中药具有保肝降酶、抗纤维化的作用,可作为辅助手段。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与抗病毒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中医药调理需个体化,结合体质与病情制定方案。

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中断治疗。出现不适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保持良好的医患沟通,确保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