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患有病毒性肝炎应该怎么办

2025.08.21 20:20

病毒性肝炎需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严格戒酒并避免肝损伤药物、保持清淡饮食与规律作息、定期复查肝功能及病毒指标、做好个人防护防止传染。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病毒性肝炎需根据分型采取针对性治疗。急性期以保肝降酶为主,慢性肝炎可能需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情。擅自停药或更换方案可能导致病毒耐药或肝功恶化,必须严格遵循专科医师指导。部分类型肝炎可通过规范治疗完全康复,延误诊治则可能发展为肝硬化。

2.严格戒酒并避免肝损伤药物:酒精代谢会加重肝脏炎症坏死,所有含酒精饮品均需禁止。解热镇痛药、部分抗生素及中药成分可能引发药物性肝损伤,用药前需向医生说明肝炎病史。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时需做好防护,避免经皮肤或呼吸道加重肝脏负担。

3.保持清淡饮食与规律作息:每日蛋白质摄入应适量,以豆制品和鱼肉为主,减少油腻及辛辣食物。肝硬化患者需限制盐分以防腹水。夜间11点前入睡有利于肝细胞修复,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适度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可促进代谢,但避免剧烈运动消耗体能。

4.定期复查肝功能及病毒指标:急性肝炎治愈后仍需每3个月复查1次,慢性患者需每月检测转氨酶和病毒载量。B超或弹性成像可评估纤维化程度,突然出现黄疸或腹水需立即就诊。检查结果异常时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不可因症状缓解而停止监测。

5.做好个人防护防止传染:甲肝和戊肝患者需隔离餐具并消毒排泄物,乙肝、丙肝患者避免共用剃须刀或牙刷。性接触时需采取防护措施,孕妇需在分娩前接受阻断治疗。家庭成员应接种疫苗,接触血液或体液时戴手套。

病毒性肝炎患者需保持情绪稳定,长期焦虑可能影响免疫功能。治疗期间出现皮肤瘙痒、意识模糊等异常需立即告知医生。康复阶段可逐步增加活动量,但需避免重体力劳动。所有用药包括保健品均需经肝病科医师确认安全性,不可轻信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