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患有病毒性肝炎怎么办

2025.08.24 06:33

患有病毒性肝炎应及时就医确诊分型、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加重肝脏负担、保持规律作息促进肝脏修复、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确诊分型:病毒性肝炎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病毒导致的肝炎治疗方案差异较大。需通过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明确具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早期诊断有助于制定针对性治疗计划,避免延误最佳干预时机。

2.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部分病毒性肝炎需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擅自停药或减量可能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加重。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如出现不适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方案。

3.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加重肝脏负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豆制品、鱼肉,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绝对禁酒,避免腌制、霉变食品。合理控制食盐摄入,减轻肝脏代谢压力。

4.保持规律作息促进肝脏修复: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确保充足睡眠。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的同时不增加肝脏负担。情绪波动可能影响肝功能,需保持心态平和。

5.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即使症状缓解也需按医生建议复查肝功能、病毒载量等指标。通过超声等检查观察肝脏形态变化,及时发现纤维化或硬化倾向。复查频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

治疗期间避免自行服用保健品或偏方,防止药物性肝损伤。密切接触者应做好防护措施,降低传播风险。出现乏力加重、黄疸加深等异常情况需立即就诊。严格管理个人用品,防止血液或体液污染造成他人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