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尿结石是如何形成的

2025.06.25 11:54

尿结石的形成与代谢异常、尿液浓缩、饮食习惯、泌尿系统感染、缺乏运动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代谢异常:尿结石常见于高钙尿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患者。体内钙、草酸、尿酸等物质排泄过多,易在尿液中形成结晶并逐渐堆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也会导致血钙升高,增加结石风险。调整代谢状态需通过药物干预和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2.尿液浓缩:饮水不足或大量出汗导致尿液浓缩,矿物质和盐类溶解度降低,结晶析出后形成结石。长期处于脱水状态的人群更易患病。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mL以上,尤其高温环境或剧烈运动后需及时补充水分。

3.饮食习惯:高盐、高蛋白、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巧克力会促进结石形成。过量摄入钠会增加尿钙排泄,而动物蛋白代谢产物使尿液酸化。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盐分和草酸摄入,增加富含枸橼酸的水果如柑橘有助于预防。

4.泌尿系统感染:某些细菌能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尿液碱化,导致磷酸镁铵结石形成。感染还可能引发炎症和尿路梗阻,加速结石生长。及时治疗感染并保持尿道清洁是关键预防手段。

5.缺乏运动:久坐或卧床会减缓尿液流动,使晶体更易沉积。适度运动可促进代谢并帮助小结石排出。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以上低强度活动,如散步或瑜伽。

预防尿结石需结合个体情况,避免盲目用药或过度限制营养。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结石较大或引发梗阻时需接受专业治疗。定期复查尿液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