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怎样预防全身麻醉的并发症

2025.09.29 12:08

全身麻醉的并发症预防包括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状态、严格掌握麻醉药物剂量、术中持续监测生命体征、维持呼吸道通畅、术后密切观察恢复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状态:详细了解病史、用药情况及器官功能,重点排查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及药物过敏史。评估内容包括基础疾病控制状态、气道解剖特征及凝血功能,必要时进行针对性检查。对高风险患者制定个体化麻醉方案,调整术前用药,避免禁食时间不足或过长。

2.严格掌握麻醉药物剂量:根据体重、年龄及肝肾功能精确计算药物用量,避免过量导致循环抑制或不足引发术中知晓。联合用药时注意协同效应,缓慢推注减少血压波动。老年患者及儿童需调整剂量,对代谢异常者选用短效药物,实时观察麻醉深度指标。

3.术中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及时发现心律失常、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每5分钟记录一次数据,异常时立即处理。大手术需监测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及尿量,维持内环境稳定,避免体温过低或过高。

4.维持呼吸道通畅:选择合适面罩、喉罩或气管导管,确保供氧充足。插管后确认导管位置,固定牢固防止滑脱。术中定期吸痰,调整头颈部位置避免压迫气道。拔管前彻底清理分泌物,评估自主呼吸恢复情况,备好再次插管器械。

5.术后密切观察恢复情况:转运途中持续供氧,监测意识状态及疼痛程度。返回病房后定时评估肌力恢复、排尿情况及切口出血。延迟苏醒者排查药物残留、低体温或颅内问题,恶心呕吐时给予止吐药,鼓励早期活动预防血栓形成。

麻醉操作需全程遵循规范流程,器械药品提前备齐并核查有效期。团队成员明确分工,保持有效沟通。突发状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记录处理细节供后续参考。术后随访48小时,重点关注认知功能变化及并发症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