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丙肝阳性怎么办

2025.08.27 08:30

丙肝阳性需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根据医生建议选择抗病毒治疗方案、定期复查肝功能及病毒载量、避免饮酒及使用损肝药物、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筛查。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发现丙肝阳性后应尽快前往感染科或肝病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血液检查确认病毒基因分型,评估肝脏损伤程度,必要时安排超声或弹性成像检查。根据结果制定个体化方案,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肝硬化风险。

2.根据医生建议选择抗病毒治疗方案:目前主要采用直接抗病毒药物,疗程通常为8至24周。不同基因型对应不同用药组合,需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轻微头痛或乏力,但多数患者耐受良好,治愈率超过95%。

3.定期复查肝功能及病毒载量:治疗结束后需在3个月、6个月时复查,确认病毒是否清除。即使治愈,也应每年检查肝功能,监测纤维化进展。若发现病毒复发,需重新评估耐药可能性并调整用药。

4.避免饮酒及使用损肝药物:酒精会加速肝细胞坏死,增加肝癌风险。解热镇痛药、部分中药等可能引起肝损伤,用药前需咨询医生。保持清淡饮食,控制脂肪摄入以减轻肝脏负担。

5.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筛查: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家属或伴侣应检测抗体。共用剃须刀、牙刷等行为必须禁止,性接触需使用防护措施。感染者不可捐献血液或器官,伤口需妥善包扎。

丙肝阳性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治疗期间出现皮肤黄染或腹胀应立即就诊。日常餐具无需特殊隔离,但尖锐物品需单独处理。疫苗接种可预防甲肝和乙肝的合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