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脚跟痛艾灸什么穴位

2025.07.23 08:37

脚跟痛可艾灸涌泉穴、昆仑穴、太溪穴、承山穴、三阴交穴。具体分析如下:

1.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艾灸此穴能促进局部气血运行,缓解足跟疲劳与疼痛。艾灸时以温热感渗透为度,每次持续15分钟左右,有助于改善足底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

2.昆仑穴:在外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艾灸此穴可疏通足太阳膀胱经气血,缓解足跟及踝关节僵硬。操作时注意艾条距离皮肤3cm左右,避免灼伤,每日一次效果更佳。

3.太溪穴: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处,艾灸此穴能补益肾气,调理足跟因肾虚引起的隐痛。艾灸时间建议10至15分钟,配合轻度按压可增强效果,适用于长期慢性疼痛。

4.承山穴:小腿后侧腓肠肌下方凹陷处,艾灸此穴可缓解足跟连带小腿的酸痛。操作时保持体位放松,艾条垂直对准穴位,温热感扩散至足跟为宜。

5.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艾灸此穴能调和肝脾肾三经,改善足跟气血不足。艾灸时注意避开皮肤敏感处,以局部潮红为度,连续施灸一周可见效。

艾灸前后避免受凉,饭后一小时再进行操作。体质虚弱者需缩短艾灸时间,皮肤破损处禁止施灸。孕妇及高血压患者慎用,出现头晕等不适立即停止。艾灸后适当饮用温水,促进代谢废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