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颈性眩晕如何治疗

2025.08.01 08:56

颈性眩晕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改善颈椎错位、药物缓解眩晕症状、针灸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颈托固定减少颈椎活动、康复训练增强颈部肌肉力量。具体分析如下:

1.手法复位改善颈椎错位:通过专业医师的手法调整,纠正颈椎关节错位或小关节紊乱,减轻对椎动脉或神经根的压迫。操作需精准控制力度和方向,避免过度扭转导致二次损伤。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暂不适,但多数症状可立即缓解。

2.药物缓解眩晕症状: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扩张血管,增加脑部供血;配合止晕药物抑制前庭系统异常兴奋。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剂量,长期服用可能引发胃肠道反应,需定期评估疗效。

3.针灸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选取风池、百会等穴位刺激,调节颈部气血运行,缓解肌肉痉挛。疗程通常为10-15次,操作需避开重要血管和神经。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局部酸胀感,属正常反应。

4.颈托固定减少颈椎活动:通过限制颈部过度旋转或低头,降低椎动脉受压风险。选择软硬适中的材质,每日佩戴时间不超过4小时,避免肌肉萎缩。长期使用需结合康复训练。

5.康复训练增强颈部肌肉力量:进行颈部抗阻运动或稳定性练习,提升肌肉对颈椎的保护作用。动作需缓慢渐进,避免突然发力。训练初期可能出现疲劳感,需坚持3个月以上见效。

治疗期间避免长时间低头或突然转头,睡眠时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肢体麻木,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病变。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