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清创缝合术步骤

2024.12.05 17:58

清创缝合术步骤包括清洁伤口、止血、修剪坏死组织、缝合伤口、包扎伤口。具体分析如下:

1.清洁伤口:

清洁伤口是清创缝合术的第一步,目的是去除伤口表面的污垢、细菌和异物,防止感染。通常使用生理盐水或稀释的碘伏溶液进行冲洗。冲洗时应注意力度适中,以免对伤口造成二次损伤。清洁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佩戴无菌手套,使用无菌纱布或棉球轻轻擦拭伤口周围的皮肤,确保伤口区域的清洁。

2.止血:

止血是清创缝合术的重要步骤之一,目的是控制出血,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常用的止血方法包括直接压迫、使用止血钳、结扎血管和电凝等。对于小血管出血,可采用直接压迫法,用无菌纱布按压出血点几分钟;对于较大的血管出血,可使用止血钳夹住出血血管,然后进行结扎或电凝。止血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度损伤周围组织,确保止血效果。

3.修剪坏死组织:

修剪坏死组织是清创缝合术的关键步骤,目的是去除坏死、感染或污染的组织,促进伤口愈合。使用无菌剪刀或手术刀仔细修剪伤口边缘和内部的坏死组织,确保切口整齐、边缘健康。修剪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健康组织,避免过度切除。修剪完毕后,再次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确保伤口清洁。

4.缝合伤口:

缝合伤口是清创缝合术的核心步骤,目的是将伤口边缘对齐,促进愈合。根据伤口的深度和位置选择合适的缝合材料和缝合技术。常用的缝合方法包括间断缝合、连续缝合和皮内缝合等。缝合时应注意缝线的松紧适度,避免过度拉紧导致伤口边缘缺血坏死。缝合完毕后,检查伤口是否对齐,是否有出血或缝线松动。

5.包扎伤口:

包扎伤口是清创缝合术的最后一步,目的是保护伤口,防止感染和外部刺激。使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然后用弹性绷带或胶带固定。包扎时应注意松紧适度,避免过度压迫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包扎后,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在进行清创缝合术时,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手术环境和器械的清洁无菌。术后应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如感染、缝线反应等。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诊,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剧烈活动,促进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