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急性肝炎如何治疗

2025.08.27 08:31

急性肝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休息与营养支持、药物治疗、避免肝损伤因素、定期监测肝功能、必要时住院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与营养支持:急性肝炎患者需保证充足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以减轻肝脏负担。饮食应选择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且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豆制品等,同时补充维生素B族和C。避免油腻、辛辣及刺激性食物,严禁饮酒。适当饮水促进代谢,但出现水肿时需限制钠盐摄入。

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用保肝降酶药物,如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等,可减轻肝细胞炎症反应。若存在胆汁淤积,可加用熊去氧胆酸改善胆汁排泄。合并病毒感染时需针对性使用抗病毒药物,但需严格遵医嘱。避免滥用药物,尤其是对肝脏有损害的解热镇痛类或抗生素。

3.避免肝损伤因素:严格戒酒,酒精会加重肝细胞坏死。避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或服用已知肝毒性药物。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情绪波动较大时需及时调节,因长期焦虑可能影响肝功能恢复。

4.定期监测肝功能:通过血液检查动态观察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变化,评估治疗效果。若指标持续升高或出现黄疸加深、腹水等症状,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超声检查可辅助判断肝脏形态及是否出现并发症。

5.必要时住院治疗:重症患者如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或肾功能异常,需立即住院接受综合治疗。静脉输注护肝药物、补充白蛋白或血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严重病例可能需人工肝支持或评估肝移植指征。

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如持续乏力、恶心呕吐或意识模糊应立即就医。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以防交叉感染。康复后仍需定期复查,避免转为慢性肝炎。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