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创伤性鼓膜穿孔怎么办

2025.06.30 16:17

创伤性鼓膜穿孔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感染、禁止自行掏耳或冲洗、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耳液、避免用力擤鼻或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感染:创伤性鼓膜穿孔后,耳道暴露易引发细菌感染。洗澡或洗头时可用防水耳塞或棉球堵住外耳道,防止水分进入。游泳或潜水需严格禁止,潮湿环境会延缓穿孔愈合。若耳道出现分泌物,需用无菌棉签轻轻擦拭外耳,不可深入耳道内部。感染可能加重听力损伤,甚至导致中耳炎。

2.禁止自行掏耳或冲洗:鼓膜穿孔后外耳道皮肤屏障功能减弱,掏耳易造成二次损伤或带入细菌。尖锐物体可能直接触碰穿孔边缘,导致创面扩大。冲洗耳道会使水流冲击穿孔部位,影响自然愈合过程。耳垢清理需由专业医生操作,避免不当处理引发并发症。

3.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滴耳液预防或治疗感染。使用时需将头侧倾,滴入药液后保持体位数分钟以确保吸收。不可过量使用,避免药物刺激穿孔边缘。若出现耳部疼痛加剧或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并就医。口服抗生素适用于感染较重的情况,需严格按疗程服用。

4.避免用力擤鼻或剧烈运动:擤鼻时鼻腔压力骤增,可能通过咽鼓管传导至中耳,导致鼓膜穿孔扩大。打喷嚏时可张口减轻压力。剧烈运动如跑步、跳跃可能引起气压变化,影响愈合。飞行或登山需谨慎,气压差可能导致耳部不适甚至穿孔加重。

5.定期复查观察愈合情况:鼓膜穿孔通常需1至3个月自然愈合,期间需定期检查恢复进度。医生通过耳镜观察穿孔边缘是否闭合,检测听力是否改善。若逾期未愈,可能需手术修补。复查还能及时发现感染或粘连等异常情况,避免遗留永久性听力损伤。

创伤性鼓膜穿孔后需严格遵循上述措施,同时注意休息与营养补充,促进组织修复。避免接触噪音环境,减少对耳部的刺激。若出现眩晕、发热或听力骤降,需立即就医排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