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出现哪种现象是体位性晕厥

2025.08.14 17:27

体位性晕厥是指在改变体位时,尤其是从坐位或卧位迅速站立时,出现的短暂性意识丧失现象。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血压调节不良,导致大脑暂时缺乏足够的血液供应,进而引发晕厥。

在正常情况下,站立时血液会因重力作用向下肢流动,身体会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机制来维持血压和血流的稳定。当这种调节机制出现问题时,站立时可能会导致血压骤降,进而引发体位性晕厥。常见的诱因包括脱水、长时间静坐、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体位性晕厥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头晕、视力模糊、耳鸣,甚至伴随恶心等不适感,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跌倒和受伤。对于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体位性晕厥的风险更高,因此需要特别关注。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体位性晕厥的发生非常重要。首先,起身时应缓慢,避免突然站立,尤其是在长时间坐着或躺下后。可以先坐在床边或椅子上,待身体适应后再站立。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尤其是在炎热天气或剧烈运动后。定期进行适度的锻炼,增强身体的耐受能力和血液循环,有助于减少体位性晕厥的发生。如果已经出现晕厥现象,应及时就医,寻找潜在的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对于正在服用降压药或其他可能影响血压的药物的人群,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也是十分必要的。关注身体的变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降低体位性晕厥的风险,确保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