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什么是寒湿困脾证

2025.07.09 08:32

寒湿困脾证是中医常见证候之一,指寒湿邪气侵袭脾胃,导致运化功能失常的病理状态。该证多因外感寒湿或饮食生冷,致使湿浊内停、阳气受遏,临床以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肢体困重等为主要表现,属于脾胃病证的虚实夹杂类型。

寒湿困脾证的形成与内外因素密切相关。外感寒湿之邪或久居潮湿环境,湿邪易从肌表内犯中焦;过食生冷瓜果、肥甘厚味,则直接损伤脾阳,使水湿停滞。脾主运化水湿,阳气不足时无法正常输布津液,湿浊内生并与寒邪结合,进一步阻碍气机升降。典型症状包括腹部冷痛、泛吐清水、大便溏泄、舌苔白腻、脉象濡缓等。治疗需温中散寒、健脾化湿,常用方剂如平胃散、实脾饮,辅以艾灸、拔罐等外治法祛除阴邪。

辨证时需注意与湿热蕴脾、脾阳虚证鉴别。湿热蕴脾多见舌苔黄腻、小便短赤;脾阳虚证则以久病虚寒为主,少见湿浊标实表现。患者应避免生冷油腻食物,选择生姜、山药等温补食材。长期未愈可能发展为水肿或痰饮病,需及早干预。治疗期间需观察舌苔变化及二便情况,若出现口渴咽干等化热征象,应及时调整方药。孕妇及体弱者用药需谨慎,防止燥湿过度耗伤阴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