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皮肤瘙痒是脾虚湿困吗

2025.07.01 08:35

皮肤瘙痒可能与脾虚湿困有关,但并非唯一原因。脾虚湿困是中医常见证型,指脾运化水湿功能减弱导致湿邪内停,湿性黏滞重浊,易阻滞气机,郁而化热,湿热熏蒸肌肤时可引发瘙痒。但皮肤瘙痒病因复杂,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如伴随食欲不振、大便溏稀、舌苔厚腻等脾虚湿困典型表现时,可考虑该证型。

脾虚湿困引发皮肤瘙痒的机制与体内水湿代谢失衡相关。脾主运化,脾虚时水谷精微输布失常,湿浊内生,滞留皮下则易出现湿疹、瘙痒等皮肤问题。湿邪久郁可能化热,形成湿热搏结,表现为皮肤潮红、渗液或剧烈瘙痒。此类情况常见于慢性湿疹、荨麻疹等疾病。除皮肤症状外,脾虚湿困者多伴有身体困重、口黏乏味、下肢浮肿等全身表现。中医治疗以健脾化湿为主,常用参苓白术散、平胃散等方剂,配合利湿药如茯苓、薏苡仁等。

需注意皮肤瘙痒病因多样,不可仅凭脾虚湿困解释。过敏、糖尿病、肝胆疾病、神经性皮炎等均可能导致瘙痒,需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排除其他病因。中医辨证需明确湿邪性质寒湿或湿热及兼夹证如血虚、风燥,避免盲目祛湿加重阴伤。日常应避免过食生冷甜腻,适当运动助脾运化,瘙痒处勿过度搔抓以防感染。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中西医结合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