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肝移植术后消化道出血是怎么回事

2024.12.03 11:23

肝移植术后消化道出血可能是吻合口出血、应激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抗凝药物使用不当、感染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吻合口出血:肝移植手术涉及众多血管和消化道的吻合,吻合口愈合不良就可能导致出血。手术操作过程中的技术因素,如吻合不严密、血管结扎不牢固等都可能引发。患者可能出现便血、呕血等症状。在术后需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质,若发现引流液为血性且量较多,应及时进行腹部超声、CT血管造影等检查以明确出血部位,必要时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止血。

2.应激性溃疡:肝移植手术是一个重大创伤,术后患者处于应激状态,会导致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缺血、缺氧,从而引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可能有腹痛、黑便等表现。术后应常规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来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同时,要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组织灌注。

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肝移植患者术前多存在肝硬化,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虽然进行了肝移植,但术后早期血管压力的改变可能导致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常表现为大量呕血。对于这种情况,可采用内镜下套扎、硬化剂注射等方法止血,同时要积极降低门静脉压力,如使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4.抗凝药物使用不当:肝移植术后为了防止血管吻合口血栓形成,往往需要使用抗凝药物。但如果抗凝药物剂量过大,就容易引起消化道出血。患者可能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多部位出血表现。需要密切监测凝血功能指标,根据指标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

5.感染:术后感染可导致机体炎症反应加重,影响凝血功能,同时可能侵袭消化道黏膜,导致黏膜破损出血。常见的感染如细菌、真菌等感染。患者可能伴有发热、腹痛等症状。应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同时加强支持治疗。

肝移植术后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护理和康复,包括规律服药、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饮食方面要避免食用粗糙、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消化道黏膜。同时,要注意观察自身症状,如有无腹痛、黑便、呕血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