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山茱萸治疗肾阴虚还是肾阳虚

2025.06.30 11:29

山茱萸主要用于治疗肾阴虚。作为一味传统中药材,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尤其擅长改善肾阴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盗汗等症状。其药性偏温而不燥,既能滋养阴液,又可收敛固涩,在六味地黄丸等经典补肾方剂中常作为君药使用。

从中医理论分析,肾阴虚的本质是阴液亏虚导致虚热内生,常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热象。山茱萸通过补肝益肾、固摄精气的作用,能有效缓解这类虚性亢奋症状。现代研究也发现,山茱萸中的环烯醚萜苷、多糖等成分可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改善机体代谢紊乱。而肾阳虚以畏寒肢冷、阳痿早泄等寒象为主,需用附子、肉桂等温阳药,单用山茱萸难以奏效。

使用山茱萸需辨证准确,肾阴虚兼有湿热或实火者慎用,避免助湿生热。常规煎服用量6-12克,过量可能引起腹胀。外感发热、小便淋涩者禁用。药材以果肉厚、色紫红者为佳,需去核减毒。与熟地黄、山药配伍可增强滋阴效果,但不宜与降血压药同服,可能加强药物作用。贮藏需防潮防蛀,霉变后不可使用。临床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结合整体证候配伍用药,避免自行长期大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