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山药治肾阴虚还是肾阳虚

2025.06.30 11:29

山药在中医理论中主要用于治疗肾阴虚。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具有滋阴补肾、健脾益气的功效,尤其适合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潮热盗汗等症状。对于肾阳虚,山药单独使用效果有限,需配伍温阳药物。

肾阴虚与肾阳虚是中医肾虚的两种常见证型,表现和治法不同。肾阴虚多因阴液不足,虚火内扰,常见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舌红少苔等热象。山药能滋肾阴、补脾肺,通过生津益精缓解阴虚症状。肾阳虚则因阳气不足,常见畏寒肢冷、夜尿频多、舌淡苔白等寒象,需附子、肉桂等温阳药为主,山药仅作为辅助健脾之用。山药含黏液蛋白、多糖等成分,现代研究也证实其具有调节免疫、抗氧化等作用,间接支持滋阴效果。

使用山药需辨证准确,肾阳虚者不宜单独依赖山药。山药生用滋阴效果更强,炒用健脾止泻更佳。糖尿病患者需注意山药含淀粉,适量食用。山药性质平和,但过量可能引起腹胀,消化不良者应控制用量。外感发热或湿热内蕴者慎用,以免助湿滞邪。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其他药物,如肾阴虚搭配熟地黄、山茱萸,肾阳虚搭配鹿茸、杜仲等,以增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