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肝吸虫病吃什么药

2025.09.25 16:46

治疗肝吸虫病主要使用吡喹酮或阿苯达唑等抗寄生虫药物。吡喹酮是首选药物,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能有效杀灭肝吸虫成虫和幼虫。阿苯达唑也可作为替代药物,适用于对吡喹酮不耐受的患者。具体用药方案需根据感染程度、患者体质及并发症情况,由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计划。

肝吸虫病由华支睾吸虫感染引起,主要通过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鱼虾传播。吡喹酮通过破坏虫体细胞膜导致寄生虫死亡,常规剂量为每公斤体重25mg,每日三次,连服两天。阿苯达唑则通过抑制寄生虫能量代谢发挥作用,疗程通常为7天。重症患者可能需延长疗程或联合用药。治疗期间需监测肝功能,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晕、腹痛等副作用,通常可自行缓解。合并胆道梗阻或肝硬化者需先处理并发症,再行驱虫治疗。

使用抗寄生虫药物时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用药需谨慎评估风险。治疗期间忌食生鱼虾,防止重复感染。服药后需复查粪便虫卵,确认疗效。出现严重过敏或肝功能异常应立即就医。预防肝吸虫病的关键是彻底煮熟淡水鱼虾,避免饮用生水。流行区居民应定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饮食卫生和健康教育对控制肝吸虫病传播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