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跟腱炎如何治疗

2025.09.15 22:25

跟腱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减少活动量、冷敷缓解疼痛肿胀、药物消炎镇痛、物理治疗促进恢复、穿戴支具减轻跟腱压力。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减少活动量:急性期需立即停止运动或长时间行走,避免加重跟腱损伤。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以无痛为前提进行低强度训练,如游泳或骑自行车。过度活动可能导致炎症反复,延长康复时间。

2.冷敷缓解疼痛肿胀:急性期每日冰敷患处3-4次,每次15-20分钟,可收缩血管减轻肿胀。慢性期转为热敷改善血液循环,但需避免高温烫伤。冷热交替需根据症状调整,避免盲目使用。

3.药物消炎镇痛:非甾体抗炎药可短期缓解疼痛,但长期服用可能引发胃肠道副作用。外用药膏直接作用于局部,减少全身性影响。严重疼痛可考虑局部封闭治疗,需严格遵医嘱控制频次。

4.物理治疗促进恢复:超声波治疗通过高频振动促进组织修复,电疗刺激神经缓解疼痛。手法按摩需由专业人员操作,松解粘连的同时避免二次损伤。康复训练重点加强小腿肌肉力量,平衡跟腱负荷。

5.穿戴支具减轻跟腱压力:夜间使用足踝固定器保持跟腱伸展,避免晨起僵硬。白天选择足弓支撑鞋垫分散压力,高跟鞋或平底鞋均需避免。定制矫形器需结合个体足部生物力学特征调整。

急性期避免热敷或剧烈拉伸,防止炎症扩散。康复期间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就医,排除跟腱断裂风险。日常注意选择缓冲良好的运动鞋,运动前充分热身激活肌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