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盆底肌受损有哪些表现

2025.04.16 11:04

盆底肌受损表现为漏尿、盆腔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疼痛、排便异常,具体分析如下:

1.漏尿:盆底肌受损可能导致压力性尿失禁,表现为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尿液不自主流出。由于盆底肌支撑力减弱,尿道括约肌无法有效闭合,腹压增加时尿液易漏出。严重者可能出现急迫性尿失禁,伴有尿频尿急症状。长期漏尿可能引发皮肤刺激或泌尿感染。

2.盆腔器官脱垂:盆底肌松弛会导致膀胱、子宫或直肠等器官下垂,阴道或肛门有坠胀感或异物感。轻度脱垂可能无症状,重度脱垂可见器官突出体外,伴有排尿排便困难。长期脱垂可能造成黏膜溃疡或感染。

3.性功能障碍:盆底肌损伤可能引起性交疼痛或快感减退。肌肉张力异常影响阴道收缩功能,导致性生活质量下降。部分患者出现性欲降低或高潮障碍,与盆底神经损伤或血液循环不良有关。

4.慢性盆腔疼痛:盆底肌痉挛或炎症可能引发持续下腹、会阴或腰骶部疼痛。疼痛可能放射至大腿内侧,久坐或劳累后加重。部分患者伴有排尿排便时疼痛,与肌肉紧张或神经压迫相关。

5.排便异常:盆底肌协调障碍可能导致便秘或大便失禁。肌肉无力使排便费力,直肠感知功能减退可能引发粪便滞留。部分患者出现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净感,长期便秘可能诱发痔疮。

盆底肌受损的表现多样,严重程度与损伤范围相关。早期干预可改善症状,避免病情进展。诊断需结合临床检查与功能评估,针对性治疗有助于恢复肌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