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足底筋膜炎如何鉴别

2025.09.15 22:25

足底筋膜炎可通过晨起第一步疼痛明显、足跟内侧压痛显著、活动后疼痛减轻但久站加重、足弓拉伸时疼痛加剧、影像学排除其他骨骼病变进行鉴别。具体分析如下:

1.晨起第一步疼痛明显:晨起或长时间休息后迈出第一步时足底刺痛感剧烈,行走数分钟后逐渐缓解。这是由于睡眠时足底筋膜处于缩短状态,突然负重导致炎症部位受到牵拉刺激。疼痛多局限于足跟前方,呈尖锐或撕裂样,与肌肉疲劳的钝痛不同。

2.足跟内侧压痛显著:按压足跟内侧靠近足弓处可诱发明显压痛,痛点通常局限且固定。检查时需对比健侧,排除跟骨骨刺或脂肪垫萎缩。压痛点多在筋膜起点处,严重时放射至全足底,但不会向小腿后方蔓延。

3.活动后疼痛减轻但久站加重:适度行走后疼痛暂时缓解,但持续站立或行走超过30分钟症状复发。动态负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长时间机械压力会加剧筋膜微撕裂。疼痛曲线呈U形,需与关节炎的进行性加重区别。

4.足弓拉伸时疼痛加剧:被动背伸脚趾或踮脚尖时足底出现牵拉痛。检查时握住脚趾向背侧缓慢扳动,若诱发足心或足跟疼痛即为阳性。此操作直接增加筋膜张力,可与神经卡压的麻木感区分。

5.影像学排除其他骨骼病变:X线或超声显示筋膜增厚、回声不均,但无骨折、肿瘤或感染征象。跟骨骨刺可能并存,但骨刺大小与疼痛程度无直接关联。影像主要用于鉴别应力性骨折、跟腱病变等。

症状持续超过两周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长期按摩或过度拉伸。选择软硬适中的鞋具,减少赤足行走。控制体重以降低足底负荷,急性期可冰敷缓解炎症。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