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苯丙酮尿症应该怎么筛查

2025.09.25 16:46

苯丙酮尿症的筛查主要通过新生儿足跟血检测进行。出生后48小时至7天内采集足跟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或串联质谱技术分析血液中苯丙氨酸浓度。若结果异常需进一步通过血浆氨基酸分析、基因检测确诊。早期筛查能有效避免智力障碍等严重并发症。

苯丙酮尿症筛查的核心在于及时发现苯丙氨酸代谢异常。新生儿出生后需在哺乳状态下采血,因苯丙氨酸水平会随蛋白质摄入升高。筛查阳性者需在2周内复查,排除暂时性高苯丙氨酸血症。确诊后需立即启动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并定期监测血药浓度。部分国家将筛查纳入法定新生儿疾病项目,确保全覆盖。筛查技术灵敏度达99%,但需注意早产儿或输血后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

筛查过程中需确保采血时间恰当,过早检测可能导致假阴性。家长应配合医疗机构完成复查流程,避免漏诊。治疗期间需营养师参与制定特殊食谱,保证必需氨基酸摄入。长期随访中需关注生长发育、神经系统表现及心理评估。筛查机构应规范实验室质控,避免技术误差。公众教育需强调坚持治疗的重要性,不可因症状缓解擅自停药。部分地区提供产前基因筛查,但需结合遗传咨询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