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汉坦病毒有哪些症状

2025.08.21 12:01

汉坦病毒感染后可能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肾功能损害、出血倾向。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汉坦病毒引起的发热通常突然出现,体温迅速升至38℃以上,伴随寒战和全身不适。发热期持续3-7天,部分病例可能出现双峰热型。发热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感染的典型反应,病毒血症期间体温波动较大,需密切监测防止高热惊厥或脱水。

2.头痛:头痛多集中于前额或眼眶周围,呈持续性胀痛或搏动性疼痛。病毒直接侵袭中枢神经系统或炎症因子释放可能导致颅内血管扩张,部分病例伴随恶心呕吐。头痛程度与病情严重性相关,严重时需警惕脑水肿或脑膜炎并发症。

3.肌肉酸痛:以腰背部和大腿肌肉酸痛最为显著,活动时加剧。病毒代谢产物堆积及肌细胞损伤可导致肌酸激酶升高,触诊时肌肉压痛明显。酸痛症状多在发热期出现,严重者可影响日常活动,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风险。

4.肾功能损害: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尿、蛋白尿,严重时出现氮质血症。病毒直接攻击肾小管上皮细胞或免疫复合物沉积可导致急性肾损伤。尿量减少伴随血肌酐升高是病情危重信号,需及时干预防止多器官衰竭。

5.出血倾向:皮肤瘀点、结膜出血或消化道呕血便血多见。病毒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共同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出血症状多出现在病程第4-6天,口腔黏膜出血点具有早期诊断价值,需警惕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汉坦病毒感染进展迅速,早期症状易与流感混淆。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服用退热药掩盖病情。接触鼠类排泄物后需彻底清洁消毒,野外作业时做好防护。临床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重点监测血压、尿量及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