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有什么

2025.09.15 22:25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包括充分热身和拉伸、佩戴合适护具、控制运动强度、掌握正确技术动作、及时冰敷和休息。具体分析如下:

1.充分热身和拉伸:运动前进行10-15分钟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或动态拉伸,能够提高肌肉温度和关节灵活性,减少拉伤或扭伤风险。热身促进血液循环,使身体逐渐适应运动状态,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导致的损伤。运动后进行静态拉伸,缓解肌肉紧张,加速恢复。

2.佩戴合适护具:根据运动类型选择专业护具,如护膝、护踝或护腕,能够稳定关节并减少冲击力。护具需贴合身体且不影响活动,避免因固定不足或过紧导致二次损伤。篮球、滑雪等高冲击运动尤其需要护具保护脆弱部位。

3.控制运动强度: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避免突然增加负荷或时长。过度疲劳会降低肌肉协调性,增加韧带撕裂或关节磨损风险。合理规划运动频率,结合休息日让身体充分恢复,防止慢性劳损。

4.掌握正确技术动作:错误姿势可能导致关节错位或肌肉代偿性损伤。学习标准动作要领,如深蹲时膝盖不超过脚尖、跑步时落地缓冲等。专业指导能纠正习惯性错误,减少长期运动伤害。

5.及时冰敷和休息:急性损伤后立即停止运动,用冰袋敷患处15-20分钟以消肿止痛。抬高受伤肢体促进血液回流,避免按压或热敷加重炎症。48小时后可逐步恢复活动,严重情况需就医评估。

运动后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空腹或饱腹状态下剧烈活动。定期检查护具磨损情况,确保防护效果。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受限时,应暂停运动并寻求专业诊断,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