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怎样确定慢性鼻炎

2025.06.30 16:16

慢性鼻炎可通过持续鼻塞或流涕超过三个月、鼻腔检查发现黏膜充血或肿胀、排除其他类似疾病、症状与环境变化相关、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等方式确定。具体分析如下:

1.持续鼻塞或流涕超过三个月:慢性鼻炎的核心特征是症状长期存在,鼻塞或流涕持续超过三个月是重要判断依据。鼻塞可能为交替性或双侧性,流涕多为黏液性或黏脓性,晨起或遇冷空气时加重。症状反复发作且无明显诱因时需考虑慢性鼻炎。

2.鼻腔检查发现黏膜充血或肿胀:通过前鼻镜或鼻内窥镜可观察到鼻甲肥大、黏膜充血或苍白水肿。下鼻甲最常受累,触碰易出血。黏膜表面可能附着黏稠分泌物,严重者可见息肉样变。这些表现是诊断的直接证据。

3.排除其他类似疾病:需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药物性鼻炎等鉴别。过敏性鼻炎常有明确过敏原且伴眼痒,鼻窦炎多伴头痛和脓涕,药物性鼻炎有长期减充血剂使用史。排除这些疾病后,慢性鼻炎的诊断更明确。

4.症状与环境变化相关:部分患者症状在干燥、寒冷或污染环境中加重,湿度增加时缓解。接触粉尘、烟雾等刺激物后鼻塞或流涕明显,提示鼻黏膜反应性增高。这种环境相关性有助于区分其他鼻部疾病。

5.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慢性鼻炎患者使用常规抗组胺药或减充血剂效果有限,可能仅短暂缓解。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需长期使用才能控制症状,停药后易复发。这种治疗反应特点可作为辅助诊断依据。

避免频繁使用减充血剂以免加重黏膜损伤,保持鼻腔湿润有助于缓解症状。定期清洁居住环境减少刺激物接触,症状持续不缓解时需进一步检查明确是否合并其他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