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腱鞘炎怎么治疗比较好

2025.09.15 22:25

腱鞘炎可通过休息制动减少局部活动、热敷或冷敷缓解炎症疼痛、药物镇痛消炎、局部封闭注射治疗、中医针灸推拿改善血液循环等方式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制动减少局部活动:腱鞘炎急性期需立即停止重复性动作或过度用力,必要时使用护具固定患处。长时间活动会导致肌腱与鞘膜反复摩擦,加重水肿和粘连。制动能减少机械性刺激,为组织修复创造良好环境,但需避免完全不动以免关节僵硬,可配合轻柔伸展。

2.热敷或冷敷缓解炎症疼痛:急性发作48小时内选择冷敷收缩血管减轻肿胀,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慢性期改用热敷促进局部代谢,温度不超过40℃以免烫伤。两种方式均能暂时抑制痛觉神经传导,但需注意皮肤保护,糖尿病患者慎用温度刺激。

3.药物镇痛消炎:非甾体抗炎药可口服或外涂,直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红肿热痛。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弱效阿片类药物,但需警惕胃肠道副作用。中药膏如活血化瘀类可辅助渗透,过敏体质需先小范围试用。

4.局部封闭注射治疗:将激素与麻醉剂混合注入腱鞘内,快速消除无菌性炎症。适用于顽固性疼痛,每年不超过3次以免肌腱变性。操作需严格消毒,注射后24小时避免沾水,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波动。

5.中医针灸推拿改善血液循环:针刺阿是穴及邻近穴位可调节经气运行,推拿采用滚法、揉法松解粘连。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暴力手法导致二次损伤。配合艾灸温通效果更佳,皮肤破损者禁用。

治疗期间需保持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促进静脉回流,夜间用枕头垫高。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果。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关节活动障碍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骨关节病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