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怎样才能判断骨折是否愈合

2025.07.23 08:36

骨折愈合的判断标准包括疼痛消失且患处无压痛、局部无异常活动及骨擦感、影像学显示骨痂形成且骨折线模糊、肢体功能恢复至受伤前水平、连续观察两周以上无进展性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疼痛消失且患处无压痛:骨折愈合后,原先因骨折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的疼痛会逐渐减轻直至消失。按压骨折部位时无疼痛反应,表明断端已稳定连接。若仍存在明显压痛,可能提示愈合不完全或存在延迟愈合。

2.局部无异常活动及骨擦感:骨折初期断端可能出现异常活动或摩擦感。愈合后,骨骼恢复连续性,外力作用下无异常移动。检查时需轻柔触诊,避免人为造成二次损伤。

3.影像学显示骨痂形成且骨折线模糊:通过X光或CT可观察骨折线是否被新生骨痂填充。初期骨痂呈云雾状,随着愈合进展逐渐密度增高,骨折线模糊或消失。若骨折线清晰可见或无骨痂生长,需警惕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4.肢体功能恢复至受伤前水平:骨折愈合后,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及负重能力应接近受伤前状态。功能恢复需结合康复训练,若长期存在活动受限,可能提示愈合不良或并发症。

5.连续观察两周以上无进展性变化:骨折愈合是动态过程,需定期复查对比。若连续多次检查显示骨痂生长停滞、骨折线无变化,可能需干预治疗。

康复期间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运动,防止二次损伤。饮食需均衡,适当补充钙质及维生素D。定期复查影像学,动态评估愈合进展。出现红肿、疼痛加剧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