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阳虚是怎么引起的

2025.06.23 17:35

阳虚主要由先天禀赋不足、长期过劳耗损阳气、饮食生冷损伤脾阳、久居寒湿环境侵袭阳气、慢性疾病消耗正气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先天禀赋不足:父母体质偏寒或孕期调养不当,导致阳气生来薄弱,易出现畏寒肢冷、精神不振。平时可多食用温补类食物如羊肉、桂圆,避免熬夜,适当晒太阳补充阳气。

2.长期过劳耗损阳气:过度劳累或思虑过多,消耗体内阳气,表现为乏力、气短、易感冒。需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练习太极拳等舒缓运动以固护阳气。

3.饮食生冷损伤脾阳:长期嗜食冷饮或生冷食物,脾胃受寒,运化功能减弱,引发腹胀、腹泻。建议少食寒凉食物,多吃生姜、红枣等温中散寒之品,饭后可热敷腹部。

4.久居寒湿环境侵袭阳气:长期处于潮湿阴冷环境,寒湿邪气阻滞经络,导致关节冷痛、肢体沉重。注意保暖防潮,居住环境保持干燥,日常用艾叶泡脚驱散寒湿。

5.慢性疾病消耗正气:久病不愈或重病后未及时调养,正气亏损,阳气难以恢复,常见面色苍白、腰膝酸软。需循序渐进进补,选用人参、黄芪等补气助阳药材,避免剧烈运动耗气。

阳虚的形成与体质、生活习惯及环境密切相关,调理需结合温补与养护,避免进一步损耗。日常注意防寒保暖,保持情绪稳定,逐步增强体质才能从根本上改善阳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