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到底什么是肝病综合征

2025.08.20 16:10

肝病综合征是一种由肝脏功能障碍引起的临床表现,通常与肝硬化、肝炎及其他肝脏疾病相关。此综合征的主要特征包括肝功能衰竭、腹水、黄疸、凝血功能异常以及肝性脑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预期。

肝病综合征的发生通常与肝脏的代谢和排毒功能下降密切相关。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负责合成蛋白质、储存营养物质以及清除体内毒素。当肝脏受到损伤时,这些功能受到影响,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腹水是肝病综合征中常见的表现,通常由于门静脉高压和白蛋白合成不足引起。黄疸则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表现为皮肤和眼睛发黄。凝血功能异常则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下降有关,可能导致出血倾向。肝性脑病是由于肝脏无法有效清除氨等毒素,导致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为意识模糊、行为改变等症状。肝病综合征的严重程度与肝脏损伤的程度直接相关,因此早期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

在管理肝病综合征时,需注意多方面的因素。首先,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其次,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至关重要,尤其是高蛋白饮食可能会加重肝性脑病,因此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避免酒精和肝毒性药物的摄入是保护肝脏的重要措施。对于出现腹水的患者,可能需要通过利尿剂或腹腔穿刺等方式进行处理。肝病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支持同样不可忽视,情绪问题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定期随访和评估病情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改善预后。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有助于提高肝病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