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震荡怎么检查出来

2025.09.11 19:34

脑震荡可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排除、平衡功能评估、认知测试等方法检查出来。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症状观察:脑震荡后常见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畏光或耳鸣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短暂意识丧失。医生会详细询问受伤过程及症状出现时间,观察是否出现反应迟钝、言语模糊或情绪异常。症状轻重与损伤程度相关,但部分症状可能延迟出现,需持续监测48小时。

2.神经系统检查:通过瞳孔反应、肢体协调性、肌力及反射测试判断是否存在神经功能异常。医生会检查眼球运动是否正常,观察是否有眼球震颤或视野缺损。四肢感觉与运动测试可发现轻微异常,如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提示可能存在更严重的脑损伤。

3.影像学排除:头部CT或核磁共振主要用于排除颅内出血、骨折等严重病变。脑震荡通常无结构性损伤,影像学结果多为阴性,但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反复呕吐、持续头痛或意识障碍时需紧急影像检查,避免漏诊致命性损伤。

4.平衡功能评估:采用站立、行走或单脚站立测试评估平衡能力受损程度。脑震荡可能导致前庭功能障碍,表现为步态不稳或跌倒倾向。专业机构会使用标准化量表记录平衡得分,动态监测恢复情况。

5.认知测试:通过记忆力、注意力及反应速度测试判断脑功能是否受影响。医生可能要求患者倒背数字、回忆词语或完成简单计算,异常结果提示认知损伤。严重者需神经心理专科评估,制定康复计划。

出现疑似脑震荡症状后避免剧烈活动,保持安静休息至少24小时。不要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变化,48小时内需有人陪同观察。症状加重如持续呕吐、抽搐或意识模糊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减少用脑过度,逐步增加活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