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接触性出血如何检查诊断

2025.09.29 12:08

接触性出血可通过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诊断。具体分析如下:

1.妇科检查:观察出血来源是诊断的第一步,通过窥阴器直接查看阴道及宫颈情况,注意出血部位是否位于宫颈表面、阴道壁或宫腔。检查时需记录出血量、颜色及伴随症状,如疼痛或分泌物异常。触诊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宫颈举痛或子宫压痛,辅助鉴别炎症或肿瘤。

2.宫颈细胞学检查: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染色镜检,筛查是否存在非典型增生或恶性细胞。该方法对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敏感,需避开出血期取样以提高准确性。若结果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评估。

3.阴道镜检查:通过放大镜观察宫颈及阴道黏膜的血管形态和上皮结构,辅以醋酸或碘溶液染色,识别可疑病变区域。检查可定位活检位置,提高诊断效率,尤其适用于细胞学检查异常但肉眼未见明显病灶的情况。

4.病理活检:在阴道镜引导下钳取可疑组织送检,明确病变性质。活检是确诊宫颈癌或癌前病变的金标准,需选择出血边缘或异常最显著区域取样。病理报告需注明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指导后续治疗。

5.影像学检查:超声或磁共振可评估子宫及盆腔结构,排除子宫内膜病变、肌瘤或肿瘤浸润。影像学适用于反复出血但妇科检查无明确病因者,或活检提示恶性需分期的情况。

接触性出血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检查前3天禁止性行为及阴道冲洗,保持外阴清洁。出血期间不建议进行侵入性操作,防止感染。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方案,定期随访监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