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粪便隐血阳性怎么回事

2025.02.23 12:28

粪便隐血阳性可能是消化道溃疡、消化道肿瘤、炎症性肠病、痔疮、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消化道溃疡:消化道溃疡如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溃疡部位的黏膜破损,小血管破裂会导致微量出血,从而使粪便隐血阳性。患者可能有周期性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治疗上主要采用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等,保护胃黏膜药物如枸橼酸铋钾等,同时要注意规律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等。

2.消化道肿瘤:胃癌、结肠癌等消化道肿瘤,肿瘤组织生长迅速,血供丰富,表面容易破溃出血。患者可能伴有腹痛、腹部肿块、消瘦、食欲减退等症状。早期发现多采用手术切除,术后根据病情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同时要定期复查。

3.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肠道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容易引起出血。患者常有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症状。治疗主要使用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如美沙拉嗪等,对于病情严重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4.痔疮:内痔或混合痔发展到一定程度,排便时容易擦破痔核表面黏膜导致出血,血液混入粪便中可使粪便隐血阳性。患者常有便血、肛门肿物脱出、疼痛或瘙痒等症状。可通过坐浴、涂抹痔疮膏、使用栓剂等方法治疗,同时要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久站。

5.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身体容易出血,包括消化道出血。患者可能有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其他部位出血表现。针对不同的血液疾病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等治疗,白血病可能需要化疗等。

在发现粪便隐血阳性后,不要惊慌,应及时就医,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如胃肠镜检查、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尽早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要注意观察自身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腹痛、腹泻、消瘦等,以便向医生准确描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