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脚踝崴了肿了怎么办

2024.07.04 13:55

脚踝崴伤肿胀可能由运动损伤、不适当地行走姿势、脚踝关节不稳、鞋子不合脚、体重过重等原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运动损伤:在运动过程中,脚踝承受的压力和扭转力可能导致关节或周围软组织损伤,从而引起肿胀。运动时注意热身和拉伸,增强脚踝的稳定性,避免突然的加速或改变方向。

2.不适当地行走姿势:长时间保持不良的行走姿势,可能导致脚踝关节过度负担,从而引发肿胀。改善行走姿势,保持身体平衡,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3.脚踝关节不稳:脚踝关节本身稳定性较差,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因轻微的外力而受伤。进行脚踝稳定性训练,如瑜伽、普拉提等,增强关节周围的肌肉。

4.鞋子不合脚:穿着不合脚的鞋子,可能导致脚踝在行走过程中受到不均匀的压力,从而引起肿胀。选择合适的鞋子,确保鞋子有良好的支撑和舒适度。

5.体重过重:体重过重会增加脚踝关节的负担,导致关节更容易受伤。控制体重,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减轻脚踝负担。

脚踝崴伤肿胀的处理方法包括:冷敷、抬高受伤脚踝、休息、使用护具和适当用药。在脚踝受伤后,及时采取这些措施可以缓解肿胀和疼痛。若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脚踝受伤,加强脚踝关节的锻炼和稳定性,选择合适的鞋子,保持良好的行走姿势,以降低脚踝受伤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