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中医肾气虚用什么中药

2025.08.29 16:42

中医肾气虚常用中药包括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杜仲、续断、补骨脂等。这些药物具有补肾益气、固精填髓的作用,能有效改善肾气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神疲乏力等症状。其中熟地黄滋补肾阴,山药健脾益肾,山茱萸涩精固脱,枸杞子补肝肾之阴,菟丝子平补阴阳,杜仲强筋骨,续断续筋接骨,补骨脂温补肾阳,多味药物配伍使用可增强疗效。

肾气虚多因先天不足、久病体虚或劳累过度导致肾气耗伤,表现为生殖功能减退、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增多、听力下降等。中药调理需根据具体证型配伍,偏肾阳虚者可加附子、肉桂温补肾阳,偏肾阴虚者可加龟板、女贞子滋养肾阴。经典方剂如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左归丸等,均以补肾气为核心,结合阴阳偏盛调整用药。日常可搭配食疗,如黑豆、核桃、黑芝麻等食物辅助补肾。

使用补肾中药需注意辨证准确,避免误补或过补。湿热体质或实热证者不宜温补,阴虚火旺者慎用燥热药物。部分补肾药如附子需先煎以减毒性,长期服用需监测肝肾功能。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避免过度劳累或房事过频。孕妇及儿童用药需遵医嘱,不可自行滥用补益类药物。若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不适,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