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肝病分为哪些种类

2025.08.27 08:31

肝病分为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肝硬化、肝癌、自身免疫性肝病。具体分析如下:

1.病毒性肝炎:由不同肝炎病毒引起,常见类型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甲型和戊型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乙型、丙型和丁型通过血液或体液传播。病毒性肝炎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慢性感染可能导致肝功能持续损伤。部分病毒性肝炎可通过疫苗接种预防,早期干预可减少并发症。

2.脂肪性肝病:因肝脏脂肪堆积过多导致,分为酒精性和非酒精性。酒精性脂肪肝与长期饮酒有关,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异常相关。轻度脂肪肝可能无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脂肪性肝炎或纤维化。控制饮食、戒酒和运动是重要干预手段,避免进展为更严重肝病。

3.肝硬化:肝脏长期受损后形成广泛纤维化,导致结构改变和功能衰退。常见原因包括慢性肝炎、酒精滥用等。早期可能无症状,后期出现腹水、黄疸或消化道出血。肝硬化不可逆,但可通过治疗延缓进展,严重时需考虑肝移植。

4.肝癌:原发性肝癌多由肝硬化或慢性肝炎发展而来,早期症状隐匿。常见类型为肝细胞癌,进展迅速,预后较差。定期筛查高危人群有助于早期发现,手术切除或局部治疗可能延长生存期。晚期肝癌治疗选择有限,预防肝硬化是关键。

5.自身免疫性肝病: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细胞或胆管,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症状可能包括疲劳、黄疸或皮肤瘙痒。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

肝病防治需结合定期体检与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滥用药物或酒精。出现不明原因乏力、食欲减退或黄疸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针对性检查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