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刺中医怎么治疗

2025.07.23 08:37

骨刺中医治疗可采用针灸疏通经络缓解疼痛、中药外敷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推拿按摩松解粘连改善循环、内服汤剂调理肝肾强筋壮骨、艾灸温经散寒促进气血运行。具体分析如下:

1.针灸疏通经络缓解疼痛: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减轻局部炎症和压迫。针对骨刺常见部位如颈椎、腰椎或膝关节,选取夹脊穴、阿是穴等配合电针或温针增强效果。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误伤神经血管,10-15次为一疗程,配合休息减少关节负重。

2.中药外敷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选用透骨草、威灵仙、红花等药物研磨成粉,用黄酒或醋调敷患处。药性通过皮肤渗透直达病灶,改善局部微循环,减少骨质增生对周围组织的刺激。每日外敷1-2小时,皮肤破损或过敏者禁用,连续使用2周可见效。

3.推拿按摩松解粘连改善循环:手法以揉捏、点压为主,重点作用于肌肉韧带附着点,缓解因骨刺导致的僵硬和痉挛。通过松解软组织粘连降低神经压迫,促进代谢废物排出。操作需轻柔避免暴力,急性期红肿热痛时禁用,每周2-3次为宜。

4.内服汤剂调理肝肾强筋壮骨:根据体质辨证选用独活寄生汤、六味地黄丸等方剂加减,补益肝肾同时兼顾祛风除湿。药物成分如杜仲、桑寄生可延缓软骨退化,减少异常骨质增生。需连续服用1-3个月,脾胃虚弱者需调整剂量。

5.艾灸温经散寒促进气血运行:选取肾俞、命门等穴位用艾条悬灸,热量深入组织改善寒湿瘀阻。适用于骨刺伴随畏冷、酸胀的情况,每次灸15-20分钟至皮肤潮红。阴虚火旺或局部感染者慎用,每周3次配合保暖。

治疗期间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减少爬楼梯、提重物等动作。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黑豆、核桃等益肾食材。若出现剧烈疼痛或活动障碍需及时就医,防止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