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脊髓空洞症怎么检查

2025.08.11 14:18

脊髓空洞症的检查方法包括核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肌电图检查、脑脊液动力学测试。具体分析如下:

1.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成像是诊断脊髓空洞症最准确的方法,能够清晰显示脊髓内部的空洞位置、大小及范围。通过不同序列的成像,可以区分空洞与周围正常组织的界限,同时观察是否合并其他脊髓病变。检查无需注射造影剂即可获得高分辨率图像,对软组织的显像效果优于其他检查方式。

2.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可辅助观察脊髓形态,尤其适用于无法进行核磁共振成像的情况。通过横断面图像显示脊髓结构,但分辨率较低,可能无法清晰识别较小的空洞。通常需结合脊髓造影增强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3.神经系统体格检查:通过系统的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感觉、运动及反射功能异常。脊髓空洞症常表现为节段性感觉分离、肌力下降或肌肉萎缩。检查包括痛温觉测试、触觉定位、肌张力评估等,帮助初步判断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

4.肌电图检查:肌电图用于评估神经肌肉功能,检测是否存在神经源性损害。通过记录肌肉电活动,判断脊髓前角细胞或周围神经是否受累。检查可辅助定位病变节段,但无法直接显示空洞结构,需结合影像学结果综合分析。

5.脑脊液动力学测试:通过腰椎穿刺测量脑脊液压力及流动情况,评估是否存在脑脊液循环障碍。部分脊髓空洞症与脑脊液流动异常相关,检查可辅助判断病因。需注意操作风险,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解读。

检查前需明确禁忌症,如体内金属植入物患者不宜进行核磁共振成像。部分检查可能引起不适,需提前告知医生相关病史。结果需由专业医生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避免自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