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腓腱炎怎么治疗

2025.09.15 22:25

腓腱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加重损伤、冷敷缓解疼痛和肿胀、加压包扎固定患处、药物消炎镇痛、康复训练增强肌腱韧性。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加重损伤:急性期需立即停止运动或长时间行走,避免腓腱进一步牵拉或摩擦。建议使用拐杖分担患肢负重,休息时间根据严重程度调整,一般不少于2周。慢性患者需调整日常活动强度,避免爬坡、跳跃等动作。休息期间可配合其他保守治疗,但需注意完全制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需在医生指导下平衡静养与康复。

2.冷敷缓解疼痛和肿胀:急性发作48小时内采用冰袋隔毛巾冷敷,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组织渗液,降低神经敏感度。慢性期运动后也可冷敷预防炎症加重。注意避免冻伤,皮肤感觉异常者慎用。冷敷后建议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与加压包扎联合效果更佳。

3.加压包扎固定患处:使用弹性绷带从足背向小腿螺旋式缠绕,压力均匀且不影响血液循环。包扎可限制肌腱过度活动,减少炎性渗出,同时提供支撑稳定踝关节。夜间可解除包扎避免影响血运,白天活动时持续使用2-4周。配合护踝器具能增强固定效果,但需注意器具尺寸合适,防止压迫腓骨头。

4.药物消炎镇痛:非甾体抗炎药口服或外用均可缓解炎症反应,常用双氯芬酸钠等药物,疗程不超过7-10天。疼痛剧烈者可短期使用镇痛药,但需警惕胃肠道副作用。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适用于顽固性病例,每年不超过3次。中药膏药贴敷也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需注意皮肤过敏反应。

5.康复训练增强肌腱韧性:炎症消退后逐步开展足踝背伸训练、提踵练习及平衡训练,初期采用静态收缩,后期增加抗阻运动。训练强度以不诱发疼痛为度,每日3组每组10-15次。超声波等理疗可软化粘连组织,配合手法按摩效果更佳。康复周期通常需6-8周,过早恢复剧烈运动易导致复发。

治疗期间需保持均衡营养摄入,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选择软硬适中的鞋具,避免鞋跟过高或鞋底过薄。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病变。夜间睡眠时可垫高小腿促进血液回流,日常注意足部保暖避免受凉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