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硬膜外血肿应该怎么进行治疗

2025.08.11 14:18

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清除血肿、控制颅内压、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预防并发症、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手术清除血肿:硬膜外血肿一旦确诊且符合手术指征,需尽快进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并止血。手术目的是解除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避免脑疝形成。手术方式通常为骨瓣开颅,彻底清除血肿并处理出血源,如硬脑膜血管或骨折处出血。术后需放置引流管以减少残留血液对脑组织的刺激。

2.控制颅内压:硬膜外血肿可能导致颅内压升高,需采取降颅压措施。常用方法包括使用脱水药物如甘露醇或呋塞米,必要时可进行过度通气以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对于严重颅内压增高者,可考虑脑室引流或去骨瓣减压术以缓解压力。

3.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低血压或高血压加重脑损伤。对于休克或失血过多者,及时补充血容量。

4.预防并发症:硬膜外血肿可能引发感染、癫痫、脑水肿等并发症。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高风险患者给予抗癫痫药物。早期康复干预可减少肢体功能障碍,定期翻身预防压疮。

5.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术后需持续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反应及肢体活动情况。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动态评估血肿清除情况及脑组织恢复状态。若出现病情恶化,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中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方案,避免延误手术时机。术后康复需结合神经功能评估,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家属应配合医护人员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反馈异常情况。